close

  □沈嘉祿
  與主流收商務中心藏品相比,中國的石刻藝術一直處於低調狀態,即便是氣勢恢宏的石刻佛像,也在遠離塵囂的崇山深谷,寂寞地守望著民族的記憶。而民間的石刻,大多以石門當、石柱礎、石馬槽、石壁屏、石旗桿等建築部件和生產、日用器具遺存於世。
  當然,在運斤成風的石匠手裡,不管石頭多麼頑冥不化,最終都會蛻變為一件靈巧的藝術品商務中心,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嚮往。從民俗學的意義上說,石刻藝術蘊含的種種寓意,又是中國人心路歷程的見證。
  今天,在城市化的過程中,許多明清兩代的鄉村民居被推倒了,佈滿苔蘚或風削雨蝕的石刻藝術品一下子暴露在城市文化人眼前,引起一陣陣尖叫。它們的藝術價值被偶然發現,民俗學意義再次被餐飲設備詮釋或放大,它們的實用性雖然退化,但古人的生活情調和審美趣味仍然給後人極大啟示。
  前不久,我在一家古玩店里看到柜上、桌關鍵字行銷上甚至地上都堆滿了歷代石刻藝術品,從風格及風化程度上判斷,從魏晉南北朝、唐宋一直到元明清都有。
  門庭卧著好幾對石獅子,張牙舞爪但一點也不恐怖,甚至有些淘氣——中國的獅子歷來是充滿民間趣味的。有一對糙米色的石獅子呈現出典型的南方風格,形體與表情都很誇張,與今天西服南人舞弄的獅子在風格上很相近。桌上一對高不盈尺的小獅子則刻得渾樸雄厚,寥寥幾刀,簡練傳神,似乎是霍去病墓前石刻的縮小版。據老闆說,這對獅子來自浙江麗水的一幢老屋,那裡一支姓朱的望族曾在明朝先後出了八位進士,皇帝為了表彰他們尊儒篤學,詩禮傳家,下詔允許他們按照這種形狀打造石獅子並守衛家園。故而在民間,這種石獅也叫“稀罕”。
  靠牆有兩根粗大的方柱型拴馬樁,造型是一個胡人騎在獅子上,而他的肩上又趴著一隻頑皮淘氣的小獅子。一般石獅子都是踏著胡人或匈奴人的造型,而這隻卻將胡人作為正面形象來塑造,這說明在南北時期某一時期,天下承平,各民族已經處得相當融洽了。我在西安碑林、山西平遙都見過不少拴馬樁,一般都是馬上封侯、坐獅避邪、泰山石敢當之類的造型,胡人騎馬還是第一次見識。陝西作家賈平凹就收藏了許多拴馬樁,二十年前他在農村悠轉,看到農民家裡有,隨便給幾個錢就行了,如今像點樣子的都開到上萬了。
  還有幾個荷花缸、魚缸、水缸也很別緻。前兩種是大戶人家養蓮花養魚的,院里正房門前擱一對,紅荷綠葉,生機勃勃。後一種也放在院內,下雨時承接從屋頂瀉下的雨水。大戶人家怕漏水漏財,所以每一滴都不敢流走,雅者煮茶,俗者洗衣。
  柱礎是比較常見的石器,一般人家只雕成鼓形——因此柱礎也被說成石鼓,上承木柱防腐。“月暈而風,礎潤而雨”,如果月亮周圍有光暈,第二天可能刮大風,而石柱礎泛潮,則預示著明後天要下雨了。而有錢人家的柱礎就不一樣了,不僅碩大厚重,形狀除了圓型,還有八角、六角、四角,或者分為上下兩截,天圓地方。技法上則有線刻、淺浮雕、高浮雕和透雕等,而石匠也最喜歡在柱礎上炫技了,因為這類石刻總是最引人註目。
  現在上海的文化人和在上海的老外常將石柱礎抱回家,做凳子,做茶几,或者在上面擱一架燭臺,擱一盆花,都是引人註目的牆角小景。
  鎮石的品種也很多的,有的用來壓實緔好的鞋底,有的用來壓住正在繡花的衣衫,以防滑落。還有一種像秤砣似的石器,稍大些,叫作“瓦拴”,是北方農民放在炕上的,一根紅棉繩拴住小孩子的腿,不讓他到處亂爬跌落坑下。但我以為“瓦拴”可能是“娃拴”的訛音。
  還有從老屋裡拆下來的石窗欞,我在浙江農村看到,大都是安裝在廚房或磨房裡的,但同樣不馬虎,無論花鳥還是幾何紋,都雕得很有生活情調。現在有人用來裝點別墅的花園,精細些的可以放在室內的玄關處或隔牆使用,既通透,又有一定的遮蔽,將中國園林的哲學思想體現得很到位。  (原標題:中國石刻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errp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